良渚遺址最大特色是所出土的玉器。挖掘自墓葬中的玉器包含有璧、琮、鉞、璜、冠形器、三叉形玉器、玉鐲、玉管、玉珠、玉墜、柱形玉器、錐形玉器、玉帶及環等;另外,陶器也相當細緻。1986、1987年,從良渚墓葬中出土大量隨葬品,其中玉器占90%以上,象徵財富的玉器和象徵神權的玉琮和象徵軍權的玉鉞,為研究階級的起源提供了珍貴的資料。
在良渚文化玉器中,玉琮的地位最為突出。玉琮作四方柱形,中間有圓孔,外周有飾紋。《周禮》中記載玉琮是祭地之器。中國古代有「天圓地方」之說。故玉琮被列入中國傳統的玉禮器「六器」之一。良渚文化玉琮出現最晚,但數量最多,器型最大,形式多樣,幾乎每件都有紋飾,製作極為精美,為迄今所知新石器時代玉琮中形式最全、工藝最精湛的作品。最有代表性的為十二節玉琮,通高31cm,十二節玉琮大端邊長7.5×7.5cm,小端邊長6.5×6.4cm。玉琮本青綠色,玉料斑駁,後沁為黑褐色和暗紅色。以12節簡化的人面紋為飾,每節均以棱為中心,刻飾簡化的神人紋,冠、嘴均簡化,大多眼紋已模糊不清。玉琮兩端對鑽孔,呈明顯的喇叭口狀,管鑽穿孔。在大端射口中間部分雕琢一符號。刻有符號的良渚文化玉器,主要為玉璧與玉琮,但數量不多。有人認為這些符號可能與原始文字有關,也有人認為與原始宗教有某種聯繫。故宮博物院藏品。
玉琮
玉器成為禮器之後,玉鉞自然而然地替代石制斧鉞成為權力的象徵。《史記•殷本紀》記:「 湯自把鉞以伐昆吾,遂伐桀.。」周武王滅商時,商紂自焚於鹿台,武王「以黃鉞斬紂頭」,由此可知,鉞為是軍權王權的象徵,殷墟婦好墓中出土過一件青銅大鉞,其性質和作用當與文獻中記載無二。 良渚墓葬中,凡有玉鉞出土的墓葬,規格都是最高級別,整個反山墓葬群中,只有五座墓有玉鉞,由此可見這些墓主身份之特別。玉鉞在墓葬的位置一般在胸前,也有在葬主身側,只出土於男性墓葬,《尚書•牧誓》中記周武王「左仗黃鉞,右秉白旄。」這也能在考古發掘中得到印證。古文中的「王」來源於鉞。
有一種紋飾叫「神人獸面紋」,被稱為良渚文化特有的「族徽」。該紋飾是在1986年浙江省餘杭縣反山遺址出土的「琮王」上發現的。構圖特點是把經常在良渚文化玉器上單獨出現的人面紋、獸面紋組合在一起,人面紋較小,在上面;獸面紋較大,在下面。紋飾為上文所述的「三層花」狀態,極為精美。良渚文化的琢玉技巧代表了新石器時代玉雕藝術的最高水平,而「神人獸面紋」乃是良渚文化琢玉紋飾最具代表性的佼佼者,其所刻刻劃的人的面部,有神有韻,刻劃的神獸十分兇狠、猙獰。這種「獸面紋」能夠在多種良渚遺址的多種玉器上所發現,包括玉琮和玉鉞。
這個獸紋十分像一隻老虎。我仔細看了下,這個圖案十分像「虞」字。春秋時期,江浙一帶曾經出現過一個強大的吳國,而吳國的「吳」也是上古時期「虞」的變體。最早的古虞國是舜建立的,號稱有虞氏。在今天浙江一帶,仍然保留著許多和舜相關的地名,如上虞,舜江,餘姚。江浙一帶,上古為古越族的活動地區,而舜和禹均為越族的領袖。
良渚文化在4000年前突然衰落,這是為什麼?通過對良渚遺址的進一步考察發現,良渚文化遺址之上還普遍發現有水災痕跡——淤泥、泥炭和沼澤層,說明這裡毀於一場洪水。良渚文化晚期,太湖地區氣候由寒冷變得溫暖濕潤,平均溫度比如今高攝氏2度,年降水量多200~300毫米,雨量明顯增多,加之當時的海平面高出以前2米左右,留於內陸的水宣洩不暢,勢必會造成很大的水患。這不得不讓我們聯想起大禹治水。
4000年前,虞國發生了大規模的洪水,古越族人不得不大規模北上,甚至越過長江,到達今天的安徽一帶。而這時期,大禹帶領古越族人治水,經過長期的奮戰,大洪水終於得到了有效治理,而大禹成為古越族人聲望最高的人。而大禹又娶安徽塗山氏女為妻,通過政治聯姻增強了自己的勢力。而後大禹在塗山舉辦了塗山大會,正式宣稱自己稱為古越族的領袖,建立了夏朝。而舜的兒子商均被大禹分封為虞國,實際上也是承認虞國勢力。不久,大禹返回到了古越族的老家——浙江會稽山,在此舉辦了會稽山大會,誅殺不服自己的防風氏,通過這種手段確立了在越族中的地位。《吳越春秋》中有大禹「周行天下,歸還大越」的記載。
夏朝建立後,其首都一直在淮河一帶,因此越族地區的控制在減弱。為了加強對古越族的控制,少康時期,分封其少子到到會稽,建立越國。該國一直延續到戰國末期。通過地下文化出土,可以得到一定的驗證。在良渚文化毀滅之後,又在上海興起了馬橋文化,該文化是良渚文化的繼承者,時間大約在夏朝和商朝時期。出土遺物中如觚、觶、尊、豆、簋、瓦足盤以及拍印的雲雷紋等特點與中原地區河南偃師二里頭、鄭州二里崗的夏商文化有緊密的聯繫。但是該文化的繁盛並不如良渚文化,也不是一個主導文化。這可能就是古越國最早的遺址,因為古越國只是夏朝的一個同姓諸侯。直到春秋末年,越國才強大起來,成為霸主。
免責聲明:圖文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