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最原始的形狀-5000多年前的紅山文化玉龍,傳承石藝玉製骨灰罈

龍最原始的形狀-5000多年前的紅山文化玉龍,傳承石藝玉製骨灰罈

商品分類

龍最原始的形狀-5000多年前的紅山文化玉龍,傳承石藝玉製骨灰罈

紅山文化玉器大多通體磨光,採用圓雕、浮雕、透雕、鑽孔、線刻等技法製成,琢治技術日臻成熟。玉器風格質樸而豪放,突出特點是對各種動物形象特殊的藝術概括,講求神似和準確的對稱感。多數玉石邊緣磨成似刃的銳角,在玉面上細加研磨表現出的淺凹槽紋路,或隱或現,富於變化,具有特殊的裝飾美感。

玉器是紅山文化遺物中最為精緻的製品,不同種類的玉器所代表的「禮」的內容也不同。玉龍並不是一種日常生活用器,而是具有特殊宗教意義的禮玉。紅山文化分布於我國北方的遼河流域,從目前已有的十幾件玉豬龍來看,除個別的線條增減外,從總的形象到細部處理,竟然驚人地一致,說明這種玉器不是隨意製作的,而是有嚴格的設計,遵守一定的規則,受到一定的觀念形態的制約。紅山文化的人們很可能將玉龍掛在身上,並且不時用手捧起進行膜拜。玉龍在墓內往往放置於死者胸前,我們不難想像當時人們捧龍而祭的恭敬和虔誠的樣子。

紅山文化積石玉豬龍出土在人體胸前紅山文化的玉龍中,尤以內蒙古三星他拉出土的玉龍刻畫得最為栩栩如生。這件玉龍為墨綠色,高26厘米,身體呈「C」字形,吻部前伸,嘴緊閉,有對稱的雙鼻孔,雙眼突起呈梭形,眼尾細長上翹,額上及顎底均刻細密的方格網狀紋。龍鬚及脊背上雕刻有長鬃,長2l厘米,占龍體三分之一以上。龍背鑽有一個圓孔,經試驗,以繩系孔懸掛,龍的頭尾恰好處於同一水平線上。這件大型玉龍,是用一整塊玉料圓雕而成,細部運用平雕,淺浮雕手法表現,通體琢磨光滑圓潤,龍體曲伸剛勁有力,長鬃高揚飄舉,顯得極有生氣。而玉豬龍則是最常見的龍形玉器。

它的身體作環體,首部似龍又似豬,有寬厚的雙耳和肥碩的軀體,吻上和眼周圍還有表現顏麵皮皺的線紋多道,有的玉豬龍還有露在嘴外的獠牙。有的學者指出這種形象主要來源於豬首,是高度概括化、圖案化了的豬首形象,三星他拉出土的那件大型玉龍也是從玉豬龍演變來的。在古代傳說中,龍的種類也很多,例如有鱗的稱為蛟龍,有雙翼的稱為應龍,有角的稱為虬龍,無角的稱為螭龍,還有燭龍、蒼龍、蟠龍等等。從出土的商代玉龍中,就可以看出古人所塑造的不同的龍形。

而良渚文化是我國長江下游一支發達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以製作精美的玉器而聞名於世。玉器出土地點集中在太湖地區,南以錢塘江為界,西北至江蘇常州一帶。重要地點有江蘇武進縣寺墩遺址、吳縣張陵山和草鞋山遺址、上海青浦縣福泉山墓地、浙江餘杭縣反山墓地和瑤山祭祀壇遺址。良渚文化幾乎每個遺址、每個墓地都出土有玉器,而且數量眾多,種類繁雜,其中最令古玉研究者感興趣的就是三叉形冠飾、玉戚、玉璧和玉琮。

三叉形玉冠飾三叉形冠飾的下端呈圓弧,上端分為三叉,正面微弧凸,背面三叉的上端和下端下中部均有凸塊,凸塊上皆有上下貫通的小圓孔。正面正中用陰線細刻獸面紋及蹲踞的下肢,獸面上方刻冠頂外緣。兩邊叉上端用陰線刻一對神鳥,背面四個凸塊上也用陰線刻出兩隻圓眼和捲雲紋等細密紋飾。刻紋纖細,肉眼難以辨認,這類玉器千般寬5.9-8.5厘米、高3.4-5.2厘米。出土於死者頭部附近,出土時中叉的上方緊連一根長玉管,往往還有成組的,3-13件玉錐形器同三叉形冠飾相鄰或疊壓。因此,三叉形冠飾、長玉管和呈集束狀的錐形器,是配套組裝成整件使用的。據推測,三叉形冠飾應是戴在首領頭上的王冠。

良渚文化大墓良渚文化的玉璧、玉琮絕大多數出於大型墓中,這些大墓往往同時還隨葬大量精美的陶器、石器和其它玉器。玉璧一般製作規整,光素沒有紋飾,磨製光亮。玉琮主要有兩大類:一類作短筒狀,外壁不很方正,俯視似手鐲狀,一般外壁以棱為對稱線,裝飾比較簡單的獸面紋,多以兩個雙重圓圈表示雙眼,其間雕刻橋形凸塊相聯,並以長方形突起表示嘴部;另一類作長筒狀,形似柱子,外方內圓,一般可分為若干節,每節都裝飾獸面紋或者神人獸面紋。最大的一件玉琮出土於浙江餘杭縣反山良渚文化第12號墓中,被稱為「玉琮王」。

良渚文化玉璧良渚文化「玉琮王」「玉琮王」玉琮的外方內圓,代表了天圓地方的觀念,中間的穿孔表示天地之間的溝通,從孔中穿過的棍子就是天地柱。琮上的許多動物圖像表示巫師通過天地柱在動物的協助下溝通天地。一般認為神人獸面像的真正含義是:神明的巫師騎上張口噓氣、舉腿伸爪的老虎,正作法疾馳,上天週遊,與神仙往來,以通達天機。老虎是巫師上天通神的動物助手,而神像通體遍飾的捲雲紋、直線、弧線等刻紋,則表示雲朵和雲層,象徵著天空。神人獸面像的含義與玉琮、玉璧所表達的宗教意義是相輔相成的,在遠古時「玉琮王」角位的思想內涵,兩者共存於一體。可以說,對良渚文化玉琮、玉璧及其紋飾的研究,是打開中國古代宗教和藝術之門的一把鑰匙。紅山文化玉器與良渚文化玉乃華夏玉文化之始,具有里程碑的意義,是其他類玉石所不能比擬的。

本文由福羲國際劉先生撰寫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ollect/p9m2982.html

紅山文化中國北方地區較重要的新石器時期文化,因發現於熱河省(今屬內蒙古)的紅山而得名,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新石器時代文化,距今約5000至8000年前,持續時間約2000年。該文化最早發現於1908年,在1924、1930和1935年由日本考古學者進行了連續發掘。

● 歷史

紅山文化(公元前4700~2900)之前是興隆窪文化(公元前6200~5400)、新樂文化(公元前5300~4800)以及趙寶溝文化(公元前4500~4000),紅山文化之後是小河沿文化夏家店下層文化(公元前2000~1000)。紅山文化分為早、中、晚三期,早期距今6500~6000年左右,是紅山文化的孕育和形成期;中期距今6000~5500年左右,紅山文化進入繁榮期;晚期距今5500~5000年,紅山文化進入鼎盛期。

其中,公元前3300~前3000年左右的紅山文化晚期晚段是一個重要的分界線,遼西地區史前社會的聚落形態、經濟形態、埋葬習俗、原始宗教信仰、手工業分化及技術水平、文化交流等諸多方面發生了重大變革,步入了初級文明社會。

紅山文化位於東北平原蒙古高原的銜接地帶,分布範圍包括遼寧、內蒙古和河北交界的燕山南北及長城地帶,主要集中於西遼河上游的潢水土河的流域,分布面積達20萬平方公里。重要遺址有赤峰紅山後、赤峰蜘蛛山、赤峰西水泉、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林西沙窩子、巴林右旗那斯台、巴林左旗城郊、圍場下伙房、敖漢下窪、奈曼旗、錦西沙鍋屯、阜新胡頭溝、阜新福興地、喀左東山嘴、喀左新營子、牛梁河、朝陽十二台營子、北票白石水庫、康平城郊、小河沿等。

● 紅山遺址群

紅山遺址群位於內蒙古赤峰市城東北3公里紅山北麓。紅山遺址群有紅山文化居住地遺址2處,夏家店下層文化祭祀遺址2處,夏家店下層文化和夏家店上層疊壓文化居住遺址2處,夏家店上層文化石棺墓地2處,日本人1935年發掘的紅山後遺址1處,北京大學考古專業師生1956調查和試掘的山前遺址1處。2006年5月2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紅山遺址群為第六批全國重點保護單位。

牛河梁遺址

牛河梁遺址位於遼寧省朝陽市,是紅山文化晚期的重要遺址群,距今5500年左右。 目前為止所發現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中,有明確宗教遺跡的只有紅山文化,其中尤以1983年在牛河梁遺址發掘出的女神廟為代表。

白音長汗遺址

白音長汗遺址位於內蒙古赤峰市林西縣雙井店鄉白音長汗村[4]。1986年發現,1988年、1989年、1991年先後三次發掘。

興隆溝遺址

興隆溝遺址位於內蒙古赤峰市興隆溝村。2001年至2003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進行了三次發掘,三個地點分別屬於興隆窪文化、紅山文化和夏家店下層文化聚落遺址。

●   生活概況

紅山文化的年代,大約距今五千多年,與仰韶文化中、晚期相當。紅山文化的先民們不但有深葬的習俗,更有火葬和天葬的習俗。[5]

經濟活動

農業、飼養家畜和狩獵、採集野果為生。生產工具有不同的類型,包括打製石器、磨製石器和細石器;農具數量甚多,有石耒(lěi)耜(si)、石犁、石鋤等。

陶器製作

紅山文化的陶器,分為泥質紅陶和夾沙灰陶兩種。細泥的彩陶用作煮食,夾砂的劃紋粗陶用來盛載食物。此外,還一些孕婦陶像。紅山文化並未有發展出與仰韶文化近似的彩陶文化,反而與當地較後期的龍山文化黑陶的造型有點近似。紅山文化有位於河岸草原的遺址,祭祀地點與墓地則位於山丘及林地。在祭祀遺址發現有逼真的動物及女性泥塑,由女性塑像顯示當時可能為母系社會。

玉石雕刻

動物型的玉石雕刻十分精巧,以等形狀為主,工藝水平極高,是紅山文化的一大特色。紅山文化的玉龍造型非常簡單,很多時只是一個圈,與後期的盤龍、紋龍等相比顯得十分原始。在當時,對「龍」的崇拜遍布各個地區,說明上古中國各地的文化亦存在重要的共同之處。

紅山玉龍整體呈C字型,頭部類似野豬,背部有類似背鬃的形狀並上翹,尾部較鈍,通身沒有紋飾,為禁止出境展覽文物。

當時亦生產經過打磨石器,帶有幾何裝飾圖形的紅陶、灰陶等。由於新石器時代的玉器大多沒有表面裝飾,因此紅山文化經過雕刻及裝飾的玉飾特別引人注目。紅山玉器主要為各種動物形狀、玉珠、玉戒、吊飾、玉璧等。

免責聲明:圖文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