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鉞是對短兵相接時近身搏殺武器石鉞的玉禮化,一向被認為是「以玉為兵」軍事指揮權的象徵。太湖流域最早的玉鉞出現在距今6000年左右的崧澤文化早期,良渚文化時期,經過長期演變的玉鉞遂與新貴的玉琮、玉璧一起,成為最重要的玉禮器。
不過,與琮、璧等跟神崇拜密切關聯的特定器形不同,玉鉞更明顯地妝點著世俗領域,成為體現世俗權力和身份的玉質指示物。
良渚文化玉鉞的形體大多扁薄規整,有長方梯形和扁方梯形兩類,兩類玉鉞早晚演變,器形都有加長、加寬、變薄的趨勢。長方梯形玉鉞,是良渚玉鉞的主要形制,由崧澤文化形體厚實的無刃角玉鉞演變而來。
良渚早期,此型玉鉞厚度大多超過1厘米,至中期,形體略有增高,厚度卻減至0.7厘米-1厘米,並衍生出單孔與上下雙孔兩種亞型。
玉鉞是良渚文化中最早利用考古蹟象復原的組裝複合件玉器。1986年反山十四號墓發掘時,發現呈條帶狀分布的96顆鑲嵌玉粒,將玉鉞與上下兩件帶卯眼結構的玉器連為一體,從而復原了由鉞、冠飾、端飾三部件玉器以及連接它們的有機質柄具組成的「完備玉鉞」。
這種「完備玉鉞」,是良渚文化玉鉞的最高格式。目前,考古發掘已發現7套,分別出於反山十二號墓、十四號墓、二十號墓,福泉山六十五號墓、七十四號墓,瑤山七號墓以及寺墩三號墓,而這些墓葬代表著不同地區、不同階段良渚墓葬的最高規格,不僅隨葬品數量驚人,種類豐富,工藝精湛,而且它們在墓地中的埋設位置,也常突出地居於中心部位。
反山十二號墓出土的「完備玉鉞」,通長約70厘米。其中,玉鉞是目前唯一琢刻紋飾的案例,器身兩面琢刻著凌駕于飛鳥之上的完整神人獸面複合圖像(「神徽」),這恐怕是「王權神授」以及「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的最直白表露。
然而,如果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這種複合神權與王權的現象,在所有的最高格式「完備玉鉞」上都有所體現。玉鉞的玉冠飾,展開後無不形似神人獸面圖像中的神人羽冠,瑤山七號墓玉鉞的冠飾與端飾上,更是以豎向的羽冠紋清晰地表達了神靈的存在。由此也可看出,良渚文化所具有的鮮明「巫政」特色,而壟斷「祀與戎」的權力也便成為王權產生的必由途徑。
免責聲明:圖文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